关于白帝城历史文化基本情况及几点建议

作者:魏靖宇添加时间:2016-03-03

关于白帝城历史文化基本情况及几点建议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史馆员建言》第一期(总第76期)

               

尊敬的奇帆市长:
 

您不仅是一位精通金融的经济市长,也是一位对中华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文化市长,重庆有您,重庆大福!甚幸!我这里按照您的要求,就白帝城历史文化的几个问题做一个简单汇报,谨供参考,请予指正。
 

一、白帝城与白帝庙 
 

白帝城是一座位于瞿塘峡口的古代城池,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孙跃马”、“刘备托孤”、“秋兴八首”、“朝发白帝”...... 战争与诗情,使这座古代城池名扬天下。
 

关于白帝城。白帝城为西汉“蜀王”公孙述所建(公孙述信奉五行,“西方属金,尚白色”,故公孙述自称白帝,公孙述兵至瞿塘,谓古鱼腹城(今奉节)为白帝城)。公孙述,今陕西兴平人,西汉末年曾任甘肃清水县令。干练多谋,新莽时期升任导江卒正(蜀郡太守)。当时,天下纷扰、群雄竟起,公孙述自称蜀王,公元25年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尔后,挥师东征,兵至湖北宜昌等地,扼瞿塘之险,掌控川东地区。
 

关于白帝庙。公元36年,公孙述为汉光武帝刘秀所灭。当地百姓因其保境屯田,有利于民,乃在白帝城之白帝山上建白帝庙以作祭祀,享香火千余年。明末,四川巡抚林俊巡视夔州白帝城,以公孙述僭号称帝,有违儒家正统为由,令毁其像,改祭蜀汉刘、关、张,并祀贤相诸葛亮。八十年代初,奉节县政府为旅游开发, 在庙内增塑刘备托孤群像。近些年来,为突出三国历史题材,拆庙内东西碑廊及文物陈列,形成了白帝庙之今日格局。
 

我们现在参观的白帝城,实际上只是原白帝城中白帝山上祭祀公孙述的白帝庙而已。今考证,原白帝城遗址约1.5平方公里。
 

二、刘备托孤与白帝庙
 

刘备托孤在白帝城永安宫,而非白帝庙。公元219年,关羽失荆州,被东吴大将潘璋擒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刘备耻于结拜兄弟关羽败殁,亲率大军讨伐东吴。途中另一结拜兄弟张飞又被叛将杀害,刘备愤而不谋,不听群臣劝阻,催兵猛进,直抵湖北宜都猇亭。公元222年,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损兵折将,败逃白帝城。国事私仇,内外交攻,忧愤成疾, 命在旦危, 乃召丞相诸葛亮赶至白帝城永安宫。 (刘备撤退到此后,将地名改为永安,临时住所称为永安宫,具体位置今无可考。)刘备把儿子刘禅托付于诸葛亮,诸葛亮不负重托,鞠躬尽瘁。公元223年4月,刘备卒于白帝城永安宫,享年63岁。这一历史事件影响巨大, 在三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白帝城与诗城
 

白帝城正式被赋予诗城的美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情。千百年来,做官或客居其间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王十朋、范成大以及现代郭沫若等人都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其中,李白《朝发白帝城》被称为“天下第一快诗”,杜甫《登高》被称为“天下第一律诗”,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被称为“天下第一情诗”。杜甫寓夔期间,“恋其山川不忍去, ”心系故国,不到两年就创作诗歌多达400余首,尤其是《秋兴八首》,被后世诗人奉为典范。苏东坡21岁出川赴京赶考,途径夔州,即兴创作了的《滟滪堆赋》,写出了“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的名句。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极具现代警示意义。陆游来到夔州赴任,其《入蜀记》描写三峡之险,有“上入宵汉,山脚直插江中,泰、华、衡、庐 ......皆无此奇”的感叹,王十朋知夔州、入瞿塘,留下了“山有赤甲白盐,水有瞿塘滟滪,形势险天下”等的赞誉。
 

四、几点建议:
 

一是整合国家三建委、重庆市、奉节县等各层面资源,将白帝城大遗址文化公园打造成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
 

二鉴于近日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城市发展时间表,要求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等工作。因此,建议我市尽快召开全市相关工作推进会,及时叫停部分区县及部门各自为政、良莠不齐的乱象,突出各地区传统文化特色,明确一系列保护和挖掘地方传统文化时间表,形成全市一盘棋发展格局。
 

三是大力支持长江经济带区域特色传统文化研究工作。当前,市政府文史馆党组正组织我和其他馆员专家,为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开展长江经济带区域特色传统文化研究工作。我们将分课题,分头开展长江流域重庆段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等系列研究工作。届时,我们会及时把研究工作情况向您汇报。
 

借此,再次感谢奇帆市长长期以来对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和各位馆员的大力关爱、支持!

 

建言人:魏靖宇 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联系人:黄海令 63259099  18225215199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2016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