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赏析:苏轼《滟滪堆赋》

作者:admin添加时间:2015-09-21

 




      滟滪堆,旧时为长江三峡著名险滩。然而在这篇赋中,苏轼却解释了它有功于人的原因,并在文末阐发了世事“有以安而生变,亦有以用危而求安”的道理,显示了哲学家、政治家的眼光。本文句式灵活,少用典故,语言平易而生动,气势恢宏而急缓有致,体现了作者青年时代的文风。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弥漫浩汗,横放于大野,而峡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崄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观乎滟滪之崔嵬,然后知其所以开峡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滟滪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斗,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于是滔滔汩汩,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公元1059年(北宋嘉祐四年),苏轼还乡为母亲程夫人守制期满后,和父亲、兄弟一起,取道长江,经三峡而去汴京,路途之中,见到了长江有名的险恶之地滟滪堆。
 

滟滪堆在白帝城下瞿塘峡口,庞然巨石,兀立江心,砥柱中流。 历来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  

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 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这首《滟滪歌》,形象地说明了滟滪堆在长江不同水位时的形态,成为古代船家舟子的航行守则。我们从这首民歌里,所能看到的,只是人类对于自然威力的畏惧,潜藏的,则是对滟滪堆的诅咒。
 

苏轼的《滟滪堆赋》一反常态,他认为凡是在此因船沉舟覆而埋怨和愤恨都是错误的,其实滟滪堆不但无过,而且有功。苏轼自小在江边长大,熟悉水性,就水的角度而言,他认为,如果蜀江的水蜂拥而至,一直奔流到夔州,中间倘使没有阻隔,那么,弥漫浩瀚的水猝然间拥挤到瞿塘峡口,那么,它的险悍可畏应该比现在还在厉害。也就是说,它造成的损害将会更大。正因为有了滟滪堆,阻挡了江水,消靡了它的锐气,让它在波折千里以后猛然间受到打击,让它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之有限,所以,才被一种“安行而不敢怒”的态势所取代,汩汩滔滔地流向东方,显示出一种从容安顺的姿态。于是,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在这里,作者将世间万物的运行分为两种:一种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平安的,但运行中间突然发生恶变;另一种,敢冒风险,越过这样的风险以后走向了安宁。作者虽然说的是万物,但很显然主要还是针对人生而言的。有的人,一直顺利,体会不到世态的险恶,倘若忽然遇到波浪,那么,人生将会发生极大的扭曲和转折,这样的扭曲和转折对于毫无准备的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而有的人,他意识到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长期的安逸会让人警惕消除,神经麻痹,于是,在遇到危难的时候,他不是躲避逃离,而是迎难而上,这是一种人生经验的积累,是一种生活素质的历练,这样的危难会帮助他,也会成就他,度过了,他就会具备一份“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所以,文章虽由水而起,但谈的却是如何面对人生困难的问题。 这种观点,在苏轼作品中是一贯的,同时,也是他自己心理的写照。他的一生,波澜起伏,屡遭打击,但他都能从这种人生观点出发,做到履险如夷。他把每一次的挫折和灾难都看作是让他通向更广更高的路途的动力。